群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大整治 工 作 方 案
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全面贯彻国家、省、市、区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将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食品安全新发展格局,依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依法提供食品安全高效服务,着力治理和解决群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持续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完成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验收工作,圆满实现*市创建目标任务,以有力的食品安全工作成效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结合我街道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视察贵州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具体要求,坚持人民至上,坚守民生情怀,围绕网络餐饮食品安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生产经营及未成年人食品安全监管等群众关切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解决突出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措施 (一)集中整治农村食品安全突出问题 1.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治理,以食品加工小作坊、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农村中小学校园及其周边食品经营者和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等为重点业态,以农村食品消费高风险时段和节日期间为重点时段,组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全面清理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资格,依法查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农村制售“三无食品”“劣质食品”“过期食品”“商标侵权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取缔“黑窝点”“黑作坊”。深入实施风险分级管理,持证食品销售经营者风险分级动态管理率达100%,获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服务提供者风险分级管理率达100%。制定农村地区食品销售经营者食品经营许可复查工作方案,复查率达100%,建立农村地区食品销售经营者主体台账,深入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盐整治行动工作任务,着力整治农村食盐零售市场销售散装食盐、超过1000克大包装食盐和餐饮服务提供者采购、贮存、使用散装食盐的违法行为,净化农村食盐市场。 2.加强农村集体聚餐监管。全面推行农村集体聚餐申报备案指导制度,做好备案登记、风险告知、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等工作。督促农村集体聚餐的举办者和承办者按规定做好申报工作,如实报告就餐时间、地点、人数及厨师健康状况等信息。加强对农村厨师的管理,严格实行农村厨师持证上岗制度。严格实施农村集体聚餐预防性检查制度,根据聚餐活动规模实施分类指导,落实专人负责对农村集体聚餐的食品原料质量、加工场地卫生条件、厨师健康状况、饮用水卫生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严防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各地农村集体聚餐申报备案率、指导率要达到100%。 3.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大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压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切实履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食品安全自查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把进货关、销售关和退市关,不进、不存、不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切实增强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 (二)集中整治未成年人食品安全突出问题 1.强化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和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度,实行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督促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2.严厉查处校园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学校食堂、涉校餐饮企业、校园周边餐饮服务单位等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学校食堂和供餐单位未取得许可进行生产经营、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明、校园周边无证无照经营、小卖部、小餐饮经营“三无食品”、超过保质期限食品和腐败变质食品等违法行为。开展春秋季学期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对学校食堂及涉校餐饮企业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校园及周边食品销售经营户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依法查处划定区域外占用道路及其他公共场所的食品摊贩违法生产经营食品行为。全面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提高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加强对学校食堂及涉校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确保培训考核覆盖率达100%、合格率达100%。 (三)切实加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力度 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消费关系密切、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消费者投诉举报较为集中、社会反映突出的食品为重点品种,以农产品批发市场、校园周边、农村市场等为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地加大监督抽检力度,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严厉打击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违法行为。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及时督促指导生产经营者第一时间采取下架、召回、封存库存产品等措施,并严格按照“五个到位”(产品控制到位、原因排查到位、整改落实到位、行政处罚到位、信息公开到位)的要求,依法组织开展核查处置,确保核查处置率达100。 (四)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加强“行刑衔接”,进一步完善案件线索摸排、案件移送、情况通报、联动执法、联合督查督办、检验鉴定、信息发布等工作机制,加大对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时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公安机关依法审查,对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及时立案侦查。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查处一批违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销毁一批违法食品、严惩一批犯罪分子,形成有效震慑氛围。 (五)着力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质量月等活动为契机,持续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积极参与制止餐饮浪费和“光盘行动”“公筷公勺”、分餐制等宣传活动,提升公众食品安全素养,强化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经常性的教育宣传和政策引导,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大力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将食品安全与营养纳入中小学教育活动,覆盖率达100%。多渠道、多形式、多维度加大严禁食用野生菌、野菜宣传力度,严防、严管、严控食用野生菌、野菜中毒风险,杜绝有毒野生菌、野菜流入市场、流向餐桌,避免出现食用野生菌、野菜中毒事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公益宣传科普工作,采取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和消费的渠道和方式,以更加通俗、形象、生动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方式向消费者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增强消费者的自我防范意识、消费维权意识和识假辨假能力,引导消费者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并主动反映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及其他食品安全问题。确保群众对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达80%以上,创建工作知晓率达80%以上、支持率达85%以上。完善投诉举报机制,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方位营造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浓厚氛围。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食品安全是关系每个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民生大事。各村(社区)、各单位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视察贵州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加强群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监管融入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具体要求中,坚持人民至上,坚守民生情怀,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行动上充分落实,严防、严管、严控各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二)强化组织实施 各村(社区)、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及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周密部署安排,细化任务分工,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格局,切实把群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对整治工作不力,导致发生网络食品安全事件、农村聚餐食品安全事件、学校食品安全事件的,将依法依规予以严肃查处。 (三)注重总结提升 各村(社区)、各单位要以本次专项整治为契机,既集中力量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又推动建立长效机制,坚持边整治、边总结、边提升,及时把专项整治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化下来,力争提炼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工作经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