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正定》读后感
《习近平在正定》讲述了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3年多里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正定大地上书写的一部激情洋溢的青春感人诗篇。翻开这本书,感到特别亲切,文风质朴、内容详实,是一部人民领袖从政起步的生动记录,是一部充满情怀智慧的成长启示录。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年轻干部要以奋斗铸就青春底色,励志勤学、务实担当、创新求变,不负青春好韶华。 奋斗的青春需要励志勤学 青年习近平酷爱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大院的晚上,最后灭灯的总是他那扇窗户”。他为自己规划了四个方面的学习任务,向书本学习知识,向实践学习真知,向历史学习经验,向群众学习智慧。在正定的田野里,他骑着自行车向农民老伯学习棉花种植技术。正如他所说:“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对于年轻干部而言,我们正处于人生的积累阶段,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在干中学,学中干,不仅要钻研业务知识,更要广泛涉猎科学文化知识,充实各方面理论素养,方能练就干事创业的过硬本领。 奋斗的青春需要务实担当 1982年的正定是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县,“亩产过千斤”“全国各地都来参观学习”,但先进红旗的背后却是农民吃不饱的“高产穷县”。习近平给中央写信,和县委副书记吕玉兰一起跑省里、跑北京,最终核减征购粮2800万斤,赢得了农民群众的拍手称赞。其实,农民负担重的实情,其他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并不是不知道。但只有习近平,敢于向上级反应,勇于为百姓发声,表现出了求真务实、敢于为人民群众担当的精神。青年有担当,国家发展就有力量,民族未来就有希望。我们年轻干部要珍惜组织赋予的岗位,珍惜在岗在位的机会,把远大目标和平凡工作结合起来,“既有老黄牛的品格,又有千里马的气势”,把每一件看似简单、平凡的事情做细做好,做一个因务实担当而受到大家尊敬的人。 奋斗的青春需要创新求变 “改革必定海阔天空,守旧未必风平浪静”,这是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时说过的话。他在大量务实调研的基础上,创新求变、大胆改革,带领全县人民冲破以往“经济上农业单打一,农业上粮食单打一”的模式,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走出了“半城郊形”经济发展路子。“人才九条”“大包干试点”“六项规定”“荣国府修建”,创新实行科技兴县、工业兴县、人才兴县、旅游兴县战略,奠定了正定经济起飞的基础。当前国际竞争发展日趋激烈,党的事业进入新时代,年轻干部将会在工作中遇到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任务会越来越重,难度将进一步加大。要想使工作再上新台阶,就必然要求我们打破思维定势,冲破条条框框,善于在工作中创新求变,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不断提升我们工作质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