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 述职述廉 党课 两委
  • 当前位置: 主页 > 评论感想 > 时事评论 >

    关于“安乐死”

    时间:2022-03-23 20:53来源:互联网 作者:秩名 点击:
    近日,女作家琼瑶因是否给失智的丈夫平鑫涛插胃管,与其继子继女争执不休,进而在网上公开决裂,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事情既涉及琼瑶与平鑫涛的婚恋往事,也涉及其家庭内部纠纷


     

     近日,女作家琼瑶因是否给失智的丈夫平鑫涛插胃管,与其继子继女争执不休,进而在网上公开决裂,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事情既涉及琼瑶与平鑫涛的婚恋往事,也涉及其家庭内部纠纷,外人其实很难评价。但这事情的背后,反映了双方对待“安乐死”的态度,却值得引起思考。

     

     关于安乐死,许多人可以说已经很熟悉,但也可以说熟悉的只是概念,而缺乏切身体会。安乐死大致可以分作两种,一种是消极的,也就是不再主动采取各种手段延长病患的生命体征;另一种是积极的,也就是采取主动介入,用药物或其他手段提前结束病患生命,以避免病患受到更多苦痛折磨。

     

     消极的安乐死是选择“不作为”,而积极的安乐死则是一种主动干预,二者都可能引发伦理问题,后者更可能触及和产生法律问题。

     

     无论从琼瑶早先发出的交待身后事的公开信,还是她对平鑫涛的治疗意见,都可以看出她所求的是消极的安乐死,也就是不再寻求通过过度治疗手段来延续生命,以免身体继续受到病痛折磨。平鑫涛本人也留有遗嘱明示:“当我病危的时候,请你们不要把我送进加护病房。我不要任何管子和医疗器具来维持我的生命。更不要死在冰冷的加护病房里。”

     

     按理,平鑫涛留有遗嘱,事情并不难办。问题在于,双方对平鑫涛的病情判断不同,对他的遗嘱的解释也有所不同。琼瑶认为,平鑫涛已经大中风,加上失智失能,“这个躺在床上的,只是一副躯壳而已!”平鑫涛的子女则认为,“所有医生自始至终从来都没有判定过父亲病危或陷入重度昏迷,他只是失智而已”。

     

     换言之,既然平鑫涛还没有到病危的程度,作为子女也就不应该放弃。 但有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对于平鑫涛这样年届九十的老人来讲,大中风意味着什么。如果一个人在失智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插胃管、打点滴等手段来维持生命,即使还在呼吸着空气,但其生存质量如何,也是可想而知的。这时候,如果病人本人立有遗嘱,明确表示不想这么做,其实就已经没有必要再去抠“病危”这个字眼了。

     

     当然,是否插胃管或别的什么,更多看的是家属的意愿,怎么选择都不该受到责备。琼瑶原本也可以选择让步,这样做反倒不会遭受非议;但她却坚持执行平鑫涛的愿望,这更加需要勇气。在这问题上,琼瑶为自己和平鑫涛所争取的,其实是一个人在生命最后阶段的基本尊严。这是许多人想做而不敢做或无法做到的,应当赢得人们的理解。

     

     环顾国内,固然安乐死的说法流行有年,但说实话,无论是在法理还是伦理层面,都没有什么突破。这在客观上导致每年有相当数量的老人和病患,在受尽病痛折磨后,艰难地死去。特别是一些癌症患者,在进入晚期后,难免备受癌痛折磨,痛不欲生。

     

     但这时候,设若病患自己不表态,其伴侣或子女都不敢轻言放弃治疗。而实际上所谓治疗,不过是借助插胃管、导尿管和上呼吸机,勉强维持其生命体征。这究竟是一种人道还是非人道的做法,实在值得深入讨论。

     

     琼瑶的遭遇不会是一桩孤例,只是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如今,因为这件事情的公开化,反倒给了我们一个契机,去审视和探讨眼下国内在这方面存在的缺失。这或许也有助于让人碰到类似问题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理智判断。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